在我看來,元旦就像拍賣行的捶子,當它重重敲下、一錘定音後,我們只能看著歲月增長和流逝。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作者:遲子建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01
前言
這本書是我去雲南交流時,在機場偶遇的書籍。
因為一直都有去某地旅遊,買「紀念書」的習慣,也因此這本書應該算是我雲南之旅的紀念品。
遲子建老師是我久仰的大師級人物,常在多個文學獎項中聽過她的名字,但始終沒有機會欣賞大作。
然而,在一個炎炎夏日裡,讓我看到了這樣一本「下雪」的書,有種反差,讀來特有感。(會有消暑的效果XDD)
遲子建是一位來自中國東北的作家,她的作品很擅長描寫人情冷暖、季節變化,尤其是那些看起來很日常、很細微的生活片段。
她最拿手的是散文和小說,不管是寫北方的冬天、老家的鄰里、還是童年記憶,她總能用很溫柔又細膩的文字,把那種「曾經的時光」寫得很有畫面感。
讀她的作品,有時像在聽一位長輩慢慢講故事,有時又像在看一幅慢慢展開的風景畫,安靜、真誠,讓人想慢下來、好好感受生活。
凝結逝去的時光
我特別推薦你在夜晚、睡前一個人安靜地讀這本書。
因為遲子建老師的文字節奏很緩慢、很優美,特別適合在一切都靜下來的時候細細品味。
她擅長描寫那些細膩、幾乎被人忽略的小事,文字像是能把早已消失的時光輕輕留住。
例如她寫到自己小時候很喜歡撕日曆,最期待看到紅色字體,因為那代表週末,可以睡得晚、放鬆一下。
而黑色的字,則意味著得乖乖起床去上學,總讓人提不起勁。
「有時候我起來後去撕日曆,發現它已經被人先撕過了,於是就很生氣,覺得這一天的日子會沒滋味,彷彿我不撕它就沒擁有它似的。」
短短幾句,就讓人看見她對日曆那份執著,也感受到她對「擁有一天」這件事的在意。
現在我們早已習慣看手機、用行事曆 App,幾乎沒有人再撕日曆了。
但我記得小時候去阿嬤家的時候,牆上也掛著一本厚厚的日曆。
那時候還不懂紅字和黑字的差別,只是單純覺得撕日曆這個動作很好玩,有種儀式感,好像真的擁有了那天。
這就是遲子建老師的魅力,她總能用很溫柔的文字,把我們帶回那些曾經以為微不足道,卻深藏心底的回憶裡。
唯美的童話
讀起來像是在看一盒舊照片,一張一張,慢慢翻,慢慢想。
在那裡,他遇到一個叫杰克的男孩,這男孩住在冰屋裡,吃熊肉,生活方式超乎我們的想像。
最神奇的是,晚上他們會去冰面上「拾月光」。
她是這麼寫的:
他輕輕的鏟;每鏟一下,月光就消失了一下,一層黃油似的東西就堆在一起,像塊奶油似的。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