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我真的是「正常人」嗎?正常有標準嗎?莎拉‧查尼《我是一個正常人嗎:兩世紀以來對於正常人的追索,以及正常人為何不存在》

 


人沒有常態,只有線條和算式才有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作者:莎拉‧查尼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日期:2024/05

前言


新生代作家薩利.魯尼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正常人》,原文名叫做「Normal People」。在出版發行時,便立刻受到文學界矚目。其實我也不例外,在看到這個充滿想像空間的書名中,我不禁開啟了好奇(有興趣可以看看這本書的書評),「正常人」究竟意味著什麼?何謂「正常人」?又是由誰來定義「正常」與「不正常」的呢?
 
這次有幸再次受到開根好邀讀,讓我得以接觸了這本《我是一個正常人嗎:兩世紀以來對於正常人的追索,以及正常人為何不存在》。它為我揭露了多年來的困惑,也對「正常」的標準以及其產生的歷史演變過程有了更新的認識。
 
這本書的使命是為我們揭露了「正常」的發展過程,到底是誰在制定「正常」的標準?而我們又為什麼會沿用這些標準到現在?

這些問題在書中都有詳盡的介紹,那麼接下來,我將從正常的演變史,以及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正常標準這兩個部分,來為你重點介紹。



所謂正常,其實是源於天文學的數據?


首先,作者在開頭便與我們敘述了關於「正常人簡史」。事實上,正常人的歷史是起源於1801年,由一個義大利天文學家朱賽佩·皮亞齊開始的。當時,他只是在尋找火星和星之間的一顆行星,結果意外發現一顆行星,也就是「穀神星」,於是他便開始持續追蹤著這顆星的運行軌跡。

 

故事講到這,也就是個穀神星發現史,但事情到了後來有了新的改變。一位數學家卡爾·高斯因為讀到了這位天文學家提供星體運行數據,於是他將這個數據算出了一個平均值,並把這個平均值繪製成圖表,於是出現了一個簡略的「鐘型曲線圖」(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常態分佈圖)。就是曲線的中央是一個隆起的弧形,而左右兩端則是低平的樣貌(如下圖所示),這個圖示當初就是用來表示,穀神星將會出現在這個曲線的正中間,用此來精準運算他的運行規律。




 

到了鐘型曲線圖,其實還只是個開端,真正要將曲線圖用來表示「正常人」的標準,要等到一位統計學家的出現,他就叫做阿道夫·凱勒特,就是他將這個曲線圖與人類種種測量數據放在一起,於是我們便有了所謂的「常態分佈圖」這種說法,用來顯示了各項正常標準。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正常人?


相信你看這肯定也很傻眼,這樣也可以?天文學的運行規律竟然還能用在測量人類標準上?對啊,但我們不早就已經習慣了嗎?

 

就好比作者在書中提到,其實在1802年以前,是沒有人會使用「正常」這兩個字來形容自己或是其他人。大家頂多會用「常態」來形容數學方程式,但人沒有常態,只有線條和算式才有。

 

但到了後來,當我們有了新的測量標準與判斷依據後,「正常」開始成為大眾定義自己與區分他人的一種工具。有趣的是,這個工具還常常會因為使用的人不同,而有了不同的標準。像是「正常人的身高是多少?」、「正常人穿衣的尺碼是多少?」、「正常人會在什麼時候哭泣?」、「正常的小孩應該幾算學會走路?」、「正常的社會到底該不該贊同同性婚姻?」。這堆問題,會因為你所處的立場、族群不同而有了不同的答案。

 

那既然如此,正常到底該不該有標準?而何謂真正的正常人?現在說的正常,經過時間的推移之後,還是一樣的正常嗎?

 

或許當我們開始質疑這些標準、對大眾定義的正常有了懷疑時,我們就已經可以逃出「習慣」這樣的舊有思維,代表我們已經可以有了新的改變。




 

結語


看完這本書宛如重新安裝上了全新的大腦,從此之後你會開始質疑這世界上所有關於「標準」以及「正常」的詮釋。

 

這本書從質疑正常,談到了何謂正常。許多我們奉行已久的規則與標準,事實上只是一再的沿用了錯誤的判斷根據與數據。而這些錯誤,在經過時間的堆疊後,深深掩蓋住了真相,於是,謬論成為了真理,而我們也就因此習慣成了自然。

 

但這是有問題的,有問題的是為什麼需要界定正常與否?為什麼對世界只能採用一種標準?為什麼某些標準一定是對,某些標準一定是錯?這些是非對錯真的有那麼絕對嗎?

 

我相信很多人在看完這本書之後,你不僅有了一個「更新版」的大腦,你還多了評判真偽的雙眼,比起盲從,你會知道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真正的正常是什麼?

 

有些問題很難有標準答案,而尋找的過程或許才會更能貼近答案。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