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把事情變好玩!」是所有高生產力專家的必備技能: 阿里.阿布達爾 《高效原力:用愉悅心態激發生產力,做更多重要的事》

 


成功不會讓你感覺愉悅,但感覺愉悅會為你帶來成功。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作者:阿里.阿布達爾
出版社:三采出版
出版日期:2024/03 

前言


無意間在Youtube觀察到這位生產力專家阿里.阿布達爾,他的影片不僅會為觀眾提供許多最新生產力方法的知識數據,還有許多個人建議與步驟介紹。每部影片主題全然刺中了現代人共有的問題,像是:「怎麼才能高效運用時間?」、「該怎麼成為生產力專家?」還有更直接的回答:「怎麼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在看過他不少影片之後,得知他出新書的消息,當然二話不說就放入了購物車裡下單。花了約莫一星期的時間看完,這本書給我一個最直接的感觸就是:真正的生產力大師並不是懂得很多知識與技巧,而是比其他人更懂自己。

 

為什麼生產力和懂自己會牽扯在一起呢?底下就讓我來為你做介紹吧。




 

事情變有趣了會怎樣?


說到生產力,很多人想到的是指一個人可以同時完成很多事情。所以我們會不自覺得將「做得越多」等同於「有生產力」。但事實上,當你發現自己陷入事情永遠都做不完的境地時,就會明白「做得越多」和「有生產力」根本就是兩回事。

 

怎麼說呢?

 

就拿作者阿里.阿布達爾的經歷來說(底下簡稱作者為「阿里」),他曾經擔任醫院的實習醫生,當時他時常陷入無止境忙碌的死循環中。他永遠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而他也不斷地讓自己可以「更有紀律」的完成好所有事。他以為只要「熬」過去,就能在未來收穫成就的果實。

 

然而事實上,他發現自己陷入了越努力卻越無力的狀態。當醫生曾經是他非常嚮往也喜歡的工作,怎麼等到自己真的成為一名醫生時,卻發現自己根本就不快樂。作者反覆了很久,最後他發現了自己一直以來都誤會了「成功」這件事,他一直以為想要獲得成功、想要達成目標,就必須不斷強迫自己學會忍受痛苦。

 

但那些忙得昏天暗地、夜不能寐的日子告訴他,再也沒有什麼比快樂更重要。於是他學會了我們不該在痛苦中期盼成果,而應該利用快樂來驅使自己成功。


這也就是作者貫穿整本書所說的「愉悅生產力」。簡單來講,正向的情緒(也就是快樂的感覺)更可以驅使我們達成目標。

 

但要怎麼將「愉悅生產力」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呢?那就是當你對眼前的事物感到無聊時,就問問自己:「如果變的有趣會是什麼模樣?」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把現在正在做的事變得有趣,你可以想像自己正在打遊戲,你就是遊戲裡的主角,眼前雖然碰到阻礙,但只要想辦法克服了,你就能晉升一個階級,成為Next level的超級英雄。

 

就這麼簡單,把事情變有趣了,自然就能為自己添加動力,更好的向前邁進。





 

你會拖延,是因為你在害怕?


但是說到達成目標,現代人往往會陷入「拖延症」。也就是明知道應該趕緊完成某件事,但卻又是怎麼也動不起來,想要一拖再拖。


而作者對付拖延症的方法也十分有趣,就是「原諒自己沒做到」。這看上去好像有點弔詭,但畢竟關於怎麼解決拖延症,市面上的書籍與所謂的「生產力專家」給的建議都是:「要提前規劃、要做好時間安排」等,這些道理想必大家都懂。不過其實拖延症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核心問題沒有被處理,那就是關於「自責」。

 

就像是有的人會因為沒能如期繳交企劃,就乾脆選擇自暴自棄拖延到底。想著反正我也趕不上Deadline了,不如就擺爛到底。這種自暴自棄的心態其實才是比「拖延症」更嚴重的問題。

 

事實上,我們大可不用給自己那麼大的壓力,若遇到沒能如期完成的事情,那就想著「雖然我沒有做到X,但我做到了Y。」用這種方法放下自責感,然後一點一點去實踐你想完成的事。

 

舉例來說:「我雖然沒有如期完成企劃,但我已經搜集好所有資料。」就是這樣慶祝自己有小小達成的部份,然後再去補足那些沒完成的事情就好。

 

學會慢慢來,你也可以做得很好。




 

結語


我很喜歡作者提出的「愉悅生產力」,他讓我們懂得將生產力與「正向的情緒」綁在一起。讓我們可以從中知道,成功不會讓你感覺愉悅,但感覺愉悅會為你帶來成功。

 

當你對事情有了興趣、有了正向的情緒,那麼你就會有動力去完成它。這就是真正的生產力大師在做的!並不是將所有高效率、高效工具全都掌握在手的人才叫「大師」,真正的大師是懂得「把事情變得有趣」,是懂得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去工作。

 

每一位生產力大師都會像個探險家一樣,透過不斷地嘗試找到可以走的長遠的方法。你當然也會有屬於自己的方法,找對了,你也可以用愉悅生產力創造更多新機會、找到全新的自己。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