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作者:朴志秀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25/03/12
前言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好奇過,在那些頂尖大企業上班到底是什麼感覺?
頂著一流人才的光環,背後要付出多少努力和代價?這些全都是我時常很好奇的問題。
而今天為你推薦的這本書,就是為了揭開這些問題的解答,帶你以真正「一流人才」的視角窺知全世界最大企業之一——蘋果公司的內部工作文化。
在蘋果一年,等於在一般公司待六年
寫下這本《在蘋果,我們以簡單為主》的作者朴志秀是來自韓國的超級「學霸」,他是從頂尖大學首爾大學畢業,並在矽谷擔任工程師。隨後蘋果人資便在LinkedIn上看到作者的簡歷,便主動邀請他面試,然後作者也就在經過三輪面試考核後順利獲取職位。
聽上去還真是典型的「人生勝利組」的歷程。
從頂尖大學畢業,然後理所當然地進入了世界數一數二的大企業。
不過,故事還沒結束。
拿到頂尖公司的Offer,不代表以後一定會平步青雲,在獲取他人羨慕眼光的同時,你也得同時承受相對巨大的壓力。
作者在開篇便寫道,在蘋果工作的時候,同事們都會開玩笑說:「在蘋果一年,等於在一般公司待六年。」
因為蘋果的業務量非常龐大,像是每天都需要回覆超過一百封郵件、平均要參加4-5場會議以及開會前還要進行多次事前會議。
其實我光看到這裡就頭皮發麻,甚至能夠想像得到在這樣一個超級公司當中,那壓力肯定非一般人所能承受。
果不其然,在書中作者就有多次強調,有許多同期進入公司的員工,都因為承受不了蘋果內部的高壓,最後選擇離職。
而蘋果內部也都會有非常嚴格的人才考核,用來評估你的能力是否得以繼續待在蘋果。
可想而知,這確實是個大型的競技場,「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現實的職場文化,讓人不得不成長。
像是書中寫道:「在蘋果,有幾句話絕對不能對上司——『我不知道』、『我做不到』,還有『不可能』。」
沒有不可能,沒有做不到,不管怎樣就是要想盡辦法完成。這可說是承襲了創辦人賈伯斯的固有風格,他瘋狂甚至到了有些偏執的地步,但就是因為這樣古怪的性格,造就了蘋果的成功。
也因此,這種「追求不可能」的文化,在蘋果可說是相當指標性的特性。
倒逼著人一定要想出辦法、一定要拿出最好的創意。
要具備推銷自己的能力
另外,在書中我還有看到另外一的亮點,可能對我們一般大眾來說比較難做到。那就是「自我推銷」。像是在華人的世界中,通常都崇尚與標榜著「謙虛」或是「低調」。
但這特質在西方世界,或是說在競爭特別激烈的公司裡,就會變成一大弱勢。
所以,你得像作者一樣,學著「推銷自己」,特別是在開會的時候,那時會有很多高層與主管階級的人前來旁聽,這就是你最好表現自己的機會。
如果你準備充足(而且要非常充足),那就有機會好好表現自己,然後因此獲得更多升遷的機會。
也因此,在蘋果,你其實可以很容易預測得出誰會有更好的升遷機會。
就是那種在會議中特別會表現自己的人,他就特別容易會得到更好的升遷機會。
就如同書中所寫,蘋果每年九月都會進行為期兩個月的人士評估面談。而蘋果評估人才的內容會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結果、團隊合作和創新。
而人事部會讓你進行自我評估和綜合同事對你的評估,最後進行綜合判定,這判定的結果將會影響你的薪資、現金紅利以及股票配額等。
而如果表現不佳的員工,則有可能會因此被迫出局。
所以,除了你本身的業務能力要很強之外,你也得盡可能地和團隊打好關係,否則就會出現,假如高層有意要提拔你,結果在同事評估時,大家對你毫無印象,而你也可能因此錯失了升遷的機會。
雖然「自我推銷」對於向來強調「謙虛」的華人世界很抵觸,但我覺得這也是一個不錯的自我鍛鍊機會。
畢竟,在這個隨處都在爭奪你目光的新時代下,確實每個人都得具備「當網紅」的能力,這樣才能在這競爭激烈的世界中,成為最受矚目的佼佼者。
簡單,其實是最難的
而至於書名所強調的:「蘋果以簡單為主」,其實更是蘋果公司的一大關鍵優勢。但你可千萬別誤會這「簡單」的定義。
簡單不是Easy,而是「化繁為簡」。
就像賈伯斯說的:「簡單比複雜更難。如果要整理自己的想法、做得更簡單,就需要非常努力,但這是值得的。一旦達到簡單,就可以移山。」
要簡單,你就得學會精簡,你要會濃縮精華,真正將目標聚焦。
作者在書中有不斷強調,其實一流人才最特別的不是他超強的業務能力,而是綜合能力還有適應力。
你能看出複雜事物的本質,然後真的針對本質去執行與完成目標,以及能盡快的從不同文化中展現自我,這就是成功的關鍵。
將萬事萬物做到簡單,其實正是最困難的部分。
過去,你可能會想像著在那些厲害的大企業(像蘋果、Google)工作會有多好,拿著響噹噹的名片感覺走路都有風。
但事實上,為了體驗這種「快感」,你背後要付出超過100%的努力。
不過,苦歸苦,但確實可以讓你「高速成長」。
就像開頭寫的「在蘋果一年,等於在一般公司待六年。」
因為壓力大,所以你被迫需要成長,但也因為這些成長,得以讓你大幅度拉開與普通人之間的距離。
這或許就是成長的代價,很累很辛苦,但最後回過頭卻會覺得相當值得。
看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有好多次我都覺得像是在看「恐怖片」,因為內容過於真實,好幾次都讓我回想起過往在競爭極度激烈的公司中上班的經驗。
不過現在回看,確實也是因為在那樣高壓的環境中,讓我學會了很多。
這樣從結果上來看,或許那就是我進步的最佳途徑吧。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