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哪有什麼好壞,你會不會看罷了?!土井英司《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

 

"一但寫下「後悔受騙」的閱讀心得,代表你是三流人"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作者:  土井英司
出版社:  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7年8月

會翻開這本書,主要是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看書很愛畫重點的人。畫線的重點和大部分的人沒什麼兩樣,就是覺得說得真好,很有共鳴的時候畫重點。

這樣畫重點好像真的也沒啥重點,不過就是把自己腦海中的想法變成換句話說而已。

所以在看到土井英司提到在自己覺得質疑或是不認同的部分畫重點時,我簡直如醍醐灌頂般被敲響心中的小鈴鐺。(自創詞:就是心動的意思XD)

這種被敲響心中小鈴鐺的瞬間還真是不少,接下來我就簡單介紹兩點亮點與閱讀反饋,希望你能從中獲取不一樣的觀書視角。
 

同樣一本書為什麼別人有收穫,你卻只能拿來墊泡麵?



近年來蠻常看到有很多讀書網紅或youtuber會開啟推薦書的專題,值得鼓勵的是,已經有越來越多人把閱讀當成一件有趣的事,閱讀不再是小文青的特殊癖好,而是人人皆能習得的自我投資。
不過我近年來卻發現,網上「推薦書」的畫風逐漸轉變成「批判書」的風潮,甚至還有人因此感到津津樂道。我覺得很是可惜,就像土井英司說的,如果你覺得這本書不好看、不值得這個錢,或是覺得被騙了、看不懂,與其上網寫出負評,不如盡快去找尋下一本有價值的書。
再來,我覺得創作這件事本來就很主觀,現在對你而言無用的書籍或是一本看似對你沒有幫助的書籍,其實在很多年後在不同的地方可以帶給你不同的價值。
 
引用書中的看法,若你覺得自己買到一本爛書,那你可以轉個角度去想,當初是什麼原因讓你想要去購買這本書?是因為網上的評論?還是因為它是暢銷書?為什麼暢銷?
持續去深入探討這些問題,也能為你帶來不同的啟發,學習到不同觀看事件的角度。
光是這樣不斷去思考的過程,就遠比你寫下一篇洋洋灑灑的負評來得有意義多了。
畢竟,這世界並不缺批判的人,缺的是能看出表象背後價值的人。
 
任何一本書都應該把它放在時間的長河中去審視,不要輕易否定它的價值。
 
那要怎麼把一本書的價值無限放大呢?
我會在下一個部分跟你聊聊幾個方法。
 

把一本書的價值無限放大



要事先說明一下,以下用的方法是根據書中提供的,專指商業類書籍,其他類型如小說則是娛樂性書籍,不適用以下方法,但你可以從中提煉精華,變成適用自己的讀書方法。

1.帶著目標去閱讀:很多人讀書都有種迷思,覺得一定要從頭讀到尾才算是真正把這本書讀完,其實我自己看書也是這樣,總覺得如果去頭去尾會很不全面,但其實商業書不是小說,缺少部分情節就無法看懂,商業書是你要能從中學到知識,所以當你帶著目標去閱讀時,反而才能吸收更多。
2.看不懂最好:當你遇到看不懂的內容就是著停下閱讀節奏,仔細思索一下是哪個部分讓你看不懂,你也可以上網去查詢相關知識,如果還是覺得難以理解,你可以先記下來然後跳過去,等到哪天你的知識積累夠多、有了不同閱歷後,再回過頭去看,就能得到與過往不同的解讀視角。
3.多讀「名著」:因為名著是經過時間淬煉而留下的結晶,裡面包含了該領域的基礎知識語概要,從名著出發你可以獲得更多啟發,再從後續相關書籍繼續鑽研,你就能加深與穩固該領域的知識。
 
但是有些人會害怕接觸名著或是閱讀經典主要原因是覺得內容撰寫時代不同、背景故事不同,難以有帶入感。但你要相信,不管時間再怎麼改變,名著之所以可以經的起時間的洗禮就是因為它裡面寫到的問題與見解與現代幾乎沒有二致。無論時代如何推演,基本的問題仍舊會反覆出現,而這些已經經歷過這些問題的人,他所寫下來的經驗分享加了時間的價值,可以為你帶來不同的思考角度,進而演化出最符合現代的解決方案。
 
以上就是我整理出這本書關於閱讀的三大技巧,相信我,你若能掌握這些技巧,一步步實踐,你就能獲得比以往更多更深厚的知識價值。
 

閱讀反饋: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閱讀體驗是非常好的,它是一本讓人沒有壓力的教學書,通勤時、坐在咖啡廳等人的時候,都可以隨手拿出來看個一兩句話。
你可以看得很慢,小心翼翼地去咀嚼他的內容,記得要時不時地回頭反思,他這樣寫和你過去的想法有什麼相同或是相異的部分。
你也可以看得很快,去感受他內容的安排以及寫作的流暢感。
 
近年來,我開始接觸關於日本作者的商業與工具書,我發現他們的文字大多非常簡單易讀,同時內容相當扎實,很值得反覆玩味。
這本書適合給喜歡閱讀或是想要更好的學習閱讀的人入手一本,相信你會和我一樣有滿滿的收穫!
 
以上,就是這本書的精華講解以及我閱讀完後的反饋,如果你也有看過這本書,歡迎留言與我交流喔。
 
我們下週再見吧!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