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為什麼《超速進步》讓人讀得辛苦,卻又讓人停不下來?史考特・楊《超速進步》

 

當我們能從其他人的示範中學習、大量練習,並獲得可靠的意見回饋,就會快速進步。


推薦指數:★★★☆☆
新鮮指數:★★★★☆
趣味指數:★★★★☆
易讀指數:★★★☆☆ 


作者:史考特・楊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時間:2025/04/30

前言

一直到現在,我始終覺得史考特・楊在台灣出版的作品,有點被「書名」給耽誤了。

以「超速」作為書名,聽上去是很吸睛,但卻無法真實的呈現書中的內容。

就以最近的新書為例《超速進步》顯然是為了承襲前一部作品《超速學習》而來的,但比起「超速」這件事,書中更多的是提到如何「進步」,特別是「學習領域中進步」。

但由於史考特・楊本身名氣大,所幸我並沒有因為書名錯過這本書。(因為我向來排斥所謂「速成」的東西,聽上去很沒信服力。)

如果是我來命名,我可能會覺得這本書更適合叫做「精進學習」,它和「精進」與「更上一層樓」更有關係,而非追求學習的「速度」。

平心而論,整體的閱讀過程,出乎意料的蠻辛苦的XD,但我後面會解釋,為什麼會覺得辛苦,還有為什麼覺得閱讀的很辛苦,卻依然想要讀下去?


如果你只想從這本書學到一件事,那就是:觀察、實踐、回饋

由於書中作者引用大量關於「學習」的研究與觀察,所以通篇讀上去會有點像在讀論文。(讓我想起過去就讀研究所的時光XD)。

所以這本書其實因為這些研究無形之間添增了難度,這也恰恰劃分出了他的基底讀者:不是普通的學習者,更不是那種追求「速成」的讀者。而是那些願意持續在「學習領域」中不斷進步的「超級學習者」(所以這本書或許也可以取名叫「超級學習者」?!)

也就是說,如果你只是一個好奇學習的普通讀者,或是只是很好奇史考特・楊的書為何那麼暢銷的話,那我建議直接閱讀《超速學習》效果可能會更好。而且你整體的閱讀體驗感也不會太差。

至於這本《超速進步》我認為可以等你對「學習」這件事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與興趣後,再來閱讀可能會更適合。

而假如你想要從這本新書中學到精華,那我會很直接的說,就一件事,超速學習最重要的核心:觀察、實踐、回饋。

對,整本書如果你只想吸取一點最重要的精華,那就是這個順序請牢記了。因為並不難理解:

1.觀察:你要想學習某樣東西、或是某種技能,那你就去找多一點範例或說是該領域的典範去學習。學習很多時候都是通過觀察+模仿而來,你觀察得多了,自然就會懂得該如何學習。
引用書中作者說的:「透過他人,我們可以學得最好。我們從彼此身上學習的能力遠比我們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好。」

2.實踐:而當你觀察到一定程度後,你就得勇敢跨出第二步,也就是「實踐」。你總不能老是觀察而不行動,這樣你永遠也不知道自己會了沒。所以得實踐,「反覆練習可以減少執行任務時的心理負擔。」

3.回饋:除了反覆練習之外,我們也需要其他人的意見回饋,這樣才知道自己進步的方向是對的。就像大家都熟知的那本暢銷書《刻意練習》中說的,刻意練習的核心概念的就是立即的意見回饋,精英運動員和音樂家得到高品質又立即的意見回饋,他們的技能就能因此日益精進。

要我說,以上這三點可說是貫穿整本書的精華,所以如果你只想從這本書中學到一樣東西,那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這三個順序與概念。


反學習:先退步,再進步

說完了精華概要,我想簡單來談談關於這本書讓我感到驚喜的部分。

要說關於學習的書,其實我也看過不少,至今最推薦的是烏瑞克.鮑澤的《學得更好》,還有萬維鋼老師的《高手學習》。

這兩本書可說是大大的改善了我的學習方式,我還因此開設一門寫作課,主要的教程就是按照《學得更好》中講述的概念所延展而來。

所以要我說關於學習的書,我自認為已經看過足夠多了。

但有趣的是,即便看了那麼多關於學習的書,這本《超速進步》仍舊有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這個驚喜叫做「反學習」。

聽上去好像是很厲害的專有名詞,但其實核心的概念很簡單,就是了解「學習不一定都是直線前進的」,而是有可能「先退步 再進步」。

這為什麼會帶給我驚喜呢?

因為我是一個喜歡規劃的人,我喜歡一切事物都能盡在掌握之中,包括學習的成效。

這也讓我常常苦於看不到成果就想放棄的掙扎當中。

而這個「反學習」倒是給了我新的啟發,讓我知道很多時候你其實是處在進步當中,但你看上去像是靜止不動,又像是後退了幾步,但不用擔心,只要努力的方向是對的,那就是真確的進步中。

了解了這個大前提後,我就能更坦然地渡過每一個或高或低的Momoent,像是看不到自己進步成果的emo時刻,也能因為知道自己在幹嘛,而更加釋懷。

事實上,我們不必然只有往前衝這一選項,進步再進步不是唯一的路。我們可以有很多條路,不用走直線也可以到達目的地。



結語

好了,現在我要來解釋為何我會說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很辛苦?

我起初是以為是因為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太高,因為作者前作《超速學習》的成功,讓我無形中增加了對這本新書的期待,以致於到後來真正閱讀的時候會有點失落。

但後來,我開始學著調整自己的閱讀速度,不像往常那樣匆匆閱讀,反倒是放慢腳步,認真地思索書中的內容與觀點。

結果我意外發現,那種讓我感到「不適」的閱讀體驗,很有可能是因為書中講述太多顛覆我舊有思維的論述,像是前面說的「反學習」。

這和我過往理解的學習不同,所以讀上去會感覺被挑戰,而這種挑戰就是一種閱讀障礙。

有趣的是,當你跨越了這層障礙之後,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就像是翻閱了一座大山,然後看到了一片美景。

整體來說,是一次很特別的閱讀體驗,讓我有種「破圈」的感覺,跳脫原本閱讀的「舒適圈」,有了新的見解。

現在想來,我還蠻喜歡這種新的閱讀感受,挑戰了固有認知的同時,也覺得自己更上一層樓了。

我想這樣的感受,大概就是作者書裡所要強調的吧。真正做到的「精進學習」,成為「永遠都在進步的」學習者。

0 comments